登山 Mountaineering






登山 Mountaineering
一、登山活動特性  
  「舉頭紅日白雲低,萬里江山都在望。」,自古登山就是流傳普遍的運動遊憩活動。登山是以攀登至頂峰為目標的運動,能滿足人類的景觀體驗與心理需求。廣義的登山運動不限制所登山嶽的高度、攀登的方式、使用的器材,但是與越野健行明顯區別的登山運動則是指:「利用專門的裝備和技術攀登一定海拔範圍的山峰」。登山與越野健行意義相近,登山地點大多為人煙稀少的荒野,這裡的登山特別指的岩壁陡峭的山嶺、森林茂密或冰雪覆蓋的高山,大多沒有路面或設施,需要熟練技巧與設備才能攀登的山,登山顯然比一般的越野健行難度高得多。高緯度地區森林、地貌複雜,野生動植物多樣,登山活動類如較大規模的耐力越野求生;高緯度地區如歐洲、加拿大,登山環境冰雪較多,登山克服的重點在冰雪與陡峭,內容與意義不完全相同。
  登山雖然危險度高,但是仍然吸引許多愛好者,西方近代的登山運動興起於歐洲(1786年的阿爾卑斯山白朗峰登頂),十九世紀蓬勃發展,也發展出冰斧、冰爪、攀繩、釘鞋等輔助登山設備,登山、冰攀逐漸成為成熟完備的專業知識運動項目。如今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已經組織了很多的同好社團,彼此交流登山經驗、技術、設備等資訊。

二、登山裝備需求
  登山需要的裝備與越野健行者類似,但是登山者前進的區域,大多屬於高海拔深山,幾乎沒有人煙活動、沒有補給、難以救援,溫度更低,因此對於求生設備的要求更高。而且生存需求與輕便可攜帶的兩難間更難抉擇。
  在歐洲健行、登山類活動有不同定義All Terrain是近郊小健行Hiking是低海拔12天的輕裝越野健行Trekking是多天的荒野區橫貫、縱走步行或越野自行車、手划艇行進Backpacking是背包客進山林露營、炊具等都必須攜帶的Mountaineering是冰雪岩攻頂攀登刀斧繩扣重裝備都不可缺Rock climbingCanyoning就是特殊技術的。
有經驗的登山者大多會備齊下列裝備:
(1)登山鞋:
 登山時,雙腳需要長時間支撐體重和沉重的裝備,又要行走於泥濘地、碎石坡、陡坡等各種不同條件的山路,負擔非常沉重。為了使腳部得到較好的保護,必需選擇一雙適穿的登山鞋。登山鞋有輕型、重型、長統、短統、皮面、尼龍面等不同設計,但鞋底一定較其他鞋款來得硬,齒痕也深得多,如此才能兼顧抓地力及堅固耐用;鞋面也遠較一般鞋子堅固、耐久。
長統登山鞋,優點是腳踝保護佳、保暖佳,缺點則是穿脫不易、悶熱。
短統登山鞋,優點是穿脫方便、通風、舒適,缺點則是容易扭到腳踝。
硬底登山鞋,避震效果佳,不易感受路面崎嶇,腳部較不會疲勞,而且耐磨;但是需要時間去適應,且在堅硬的地面易滑。
軟底登山鞋,具有抓地力強、舒適的優點,卻不耐磨,而且腳部易受傷、疲倦。
全皮登山鞋, 防水性較佳,堅固耐用;不過透氣性較差,重量較重。
尼龍皮登山鞋,透氣性佳,重量較輕,但是防水透氣的薄膜失效後就毫無防水性。
  若是要去淺山丘陵,短程單日往返,一雙短筒的登山鞋即足夠,底不用太硬,是否為防水透氣也不用太在意;若是要前往高山、深山,長程連續數日,那就得一定要選擇高筒、硬底的登山鞋。登山路徑大多不平整多草泥,而且濕滑登山,鞋底應該選擇深溝紋的設計能排除泥水。
(2)地圖、指北針、GPS定位、通訊器材、收音機、筆記本、筆、記號布條、個人證件。
(3)照明頭燈、手電筒、電池、備用燈泡。
(4)食物、透氣保暖排汗衣物、備份食物、備份衣物。
(5)雨衣、水壺、棉手套、帽子、盥洗衛生用品
(6)急救包、藥品、求生盒(細繩、鐵線、求生紙、求生對策卡、暖暖包、火種、打火機、針線包、反射鏡、哨子、小吸管等等)
(7)小型刀(營炊使用)、中型刀(道路障礙排除使用)、釘爪工具、粗繩、膠帶。
(8)太陽眼鏡(防高山紫外線、雪眩)、防曬油膏
必須野外營宿的多日登山,還必須攜帶
(9)炊食生火工具、食材、燃料。
(10)營帳、細繩、營燈、睡袋。
高緯度地區冬季或冰雪地登山,還必須攜帶:
(11)冰斧、冰爪、安全吊帶、安全頭盔、雪地眼鏡
(12)攀登繩、輔助繩、雪樁、鉤環、制動器、雪鏟、升降器

三、登山行動準則
(1) 事前的計畫準備務需嚴謹,山況、路況、氣候充分掌握。攜帶的物品以適用、耐用、輕量、簡易、可靠為原則。
(2) 登山活動危險性極高,宜4人以上結伴組隊前進,由豐富專業經驗者領隊,向當地保安單位或主觀機關報備;而且平地必須有基地組成員,經常保持聯繫通暢,必要時求援。
(3) 以團隊最弱隊友體力標準, 判斷氣候、環境變化,適時做團隊行動之調整。
(4) 脫隊迷路或受困者,必須折回原路靜待救援,施放煙霧、記號、吹哨求助。
(5) 規律活動及休息,盡可能選擇堅固岩盤或裸露地休息。
(6) 垃圾、甚于食物自行清理帶走,不濫殺生物、植物。
(7) 進入林區不篝營火,防火安全;便溺避離水源與營地。
(8) 遵守生態旅遊行動規範,減少干擾自然環境與生物棲息。。

四、登山活動規劃與管理
  山地森林旅遊符合生態旅遊、永續旅遊的目標。森林公園、風景游憩區管理者、旅遊管理機構可以規劃多元山地森林活動,比如樹冠層生態觀察、植物與昆蟲主題探索等,輔導登山運動。改善登山運動遊憩的硬套裝軟體含下列:
(1)提供環境與路徑資訊、詳實的地圖。
(2)強制要求登山活動組隊並且登錄報備,減少意外及救援困難。
(3)即時發佈的氣象資訊、常設救援人員與組織、提供求救電話。
(4)主要的登山入山口(出山口),可以規劃設置前進基地服務區:停車場、遊客中心、入山人員登錄、飲水、食物、器材、資訊等支援服務。
(5)深山地區規劃設置山區補給、庇護點,提供通訊、充電、飲水、簡易木屋。
(6)熱門路線才做步道重點改善,設置休憩點、路標、安全警示、柵網等。
(7)利用網頁或出版品,經常宣導登山知識、安全守則、求助管道、環境與路徑資訊等。
(8)登山入口區的主管機關,平時必須組織救援隊及演練,必要時能迅速進行搜索、援救、醫護、後送。
*參考書目:登山安全須知-玉山
登山與健行-www.mobile01.com
Alpinisme - Wikipédia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淡水魚類

濱水植物帶

湍瀨與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