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淡水魚類


河川淡水魚類
淡水魚類依據其生活習性,可分為三種類別:
(1)初級性淡水魚,一生完全生活於河川中上游淡水域的魚種,譬如台灣鏟頷魚、高身鯝魚、台灣石濱、馬口魚、粗首鱲、羅漢魚等。
(2)次級性淡水魚,主要生活於河川中下游淡水域,但少數時候也到河口海水域逗留遊蕩的魚種,譬如吳郭魚、大肚魚、香魚、烏魚。
(3)周緣性淡水魚,生活在河川中上游,但是也必須到海洋繁殖的魚種,譬如鱸鰻、白鰻、許多種鰕虎、日本禿頭鯊等。

台灣淡水魚類大約有160種,其中屬於初級性淡水魚約有60餘種,初級性淡水魚之中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種約有 30 種。
淡水魚類棲地依據水質與水溫條件,大致可分為以下數種區段:
(1)高海拔低冷水區:高山V型谷溪流,水溫15-20度。源流河段落差大,溶氧極高,水中的營養鹽貧乏(貧腐水性),很少魚類棲息,櫻花鉤吻鮭是個特例;鏟頜魚、纓口鰍、褐吻蝦虎只有在特定繁殖期才迴游進入高海拔水域。
(2)中海拔冷水區:淺山丘陵區間,水溫約為2025度。該河段水質清澈,流速快,河床底質有許多中石塊生長附著性藻類;低棲昆蟲包含長鬚石蠶、水錢、網石蠶、蜉蝣、扁泥蟲等。鏟頜魚(鯝魚、苦花)、間爬岩鰍、台灣馬口魚、短吻鐮柄、米蝦等,都以藻類為主食。
河川的上游,大多湍急多岩石,多附著藻類,是許多魚類的主食,譬如鏟刮藻類的鯝魚(苦花)、馬口魚、纓口鰍喜愛乾淨水的魚種。上游的底棲昆蟲有石蠅、石蠶、水錢、網蚊、蜉蝣、扁泥蟲、水躉、錐螺、淡水蜑螺等,部份小蟲吃藻類或部份小蟲吃小蟲。
(3)中游丘陵河段:海拔800公尺至200公尺區間,水溫約為20度或更高,水量大,水流略緩,深潭和急瀨交替出現。水中溶解有機物或浮游藻類較多(中腐水性),水棲昆蟲及藻類食物源更豐富。魚的種類最多,而且很多魚類吃雜食,吃藻類、吃有機物碎屑、吃小蟲、吃小魚蝦。譬如平頜鱲、粗首鱲(溪哥)、爬岩鰍、台灣石Image165 (石斑魚)、粗首鱲(溪哥魚)、鰍鮀、爬岩鰍、禿頭鯊、溪鱧、吻鰕虎、何氏棘魞、台灣鮰、小鰾鮈、白鱎、沼蝦、澤蟹、拉式清溪蟹、川蜷螺、錐蜷螺等,都聚在中游丘陵河段的棲地。為了應付水流湍急的環境,爬岩鰍、禿頭鯊等魚種腹部有吸盤,能吸住淺瀨的岩石表面;部分魚種具備高強的游泳能力,或擅長躲藏在石塊的急流後方,或棲息躲避在深潭底,或聚集水濱緩流淺灘。
(4)下游河段:溪流離開丘陵地進入沖積扇平原後,河寬擴大,水流平緩,河川底質多為泥砂質或腐植質底泥,水質略為混濁,浮游水生物多,溶氧較低,蝦蟹螺貝類都多。本區河段魚類有濾食底泥的有機物者、浮游有機物者、專吃水生昆蟲者、專吃魚蝦螺貝者、多樣雜食者。譬如羅漢魚、鯉魚、鯽魚、鯛魚、大肚魚、鰱魚、鯰魚、田螺、椎實螺、福壽螺等。
(5)出海口河段:河川受感潮影響,水質可能比下游河段略佳,但是鹽度變化大,魚類必須對於鹽度的變化適應力強,因此又稱為廣鹽性魚類。出海口河段河底沉積的有機物、無脊椎動物很多,混濁度高,溶氧量低,附著性藻類及低棲昆蟲都很少。耐汙染的許多魚類都有浮出水面直接空氣呼吸的本事,或特殊的「迷鰓」功能設計。
吳郭魚、烏仔魚(鲻魚)、豆仔魚、塘蝨魚、鱧魚、塘鱧、土鰍、花身雞魚、湯鯉、蓋斑鬥魚、鱸魚、泥鰍、彈塗魚、釘螺、囊螺、螺壁蜑螺都能適應這樣的出海口河段多泥質環境。
(6)迴游魚類:某些魚類的生活史中要跨越不同的上游與外海環境,譬如白鰻、鱸鰻、日本禿頭鯊(鰕虎科)、香魚、毛蟹(絨螯蟹)、沼蝦、米蝦等繁殖期必須降到河口或外海產卵孵育,幼魚、幼蟹再上溯至山區,稱為「降海型迴游魚類」。部分鰕虎科魚類繁殖期必須上溯至山區產卵孵育,孵化後的魚苗則必須到海洋中留學幾個月才上溯至河川中上游繼續成長,稱為「降海型迴游魚類」。某些魚類也需要迴游,但是上溯、下降的河段範圍沒那麼大,譬如鯝魚成魚可以生活在20度的水溫環境,產卵孵育幼魚時必須上溯至水溫16度的上游河段(上溯海拔可能達500公尺);粗首鱲、平頜鱲、台灣纓口鰍、爬岩鰍、台灣石(魚賓)、台灣馬口魚也是在河川中游與上游之間迴游。花身雞魚、大鱗鯔(豆仔魚)則在近海與河川下游之間迴游。

魚類可以作為河川水質汙染程度指標,鯝魚必須生活在未受汙染的水域(RPI約為1.0);台灣纓口鰍、台灣石(魚賓) 出現在輕微汙染的水域(RPI1.01.5);粗首鱲、平頜鱲、馬口魚、脂鮠、吻蝦虎大多出現在輕度汙染的水域(RPI1.53.0);鯽魚、鯉魚、烏仔魚、花身雞魚、環球海鰶大多出現在中度汙染的水域(RPI3.06.0);泥鰍、吳郭魚、泰國鱧、琵琶鼠大多出現在嚴重汙染的水域(RPI大於6.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濱水植物帶

台灣淡水魚類

湍瀨與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