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中高階消費者



高階消費者
高階消費者就是掠食其他食肉動物,體型較大,大多是雜食,食肉也食植物。可能選擇多種食物來源,也可能偏好某種食物,轉換成自身較高的能量等級,也常更高階的消費者(人類、鷹鷲、鰻魚)抓捕或養殖食用。
(1)蝦類:
蝦類屬於節肢動物之甲殼亞門,頭部有頭胸甲及長短兩對觸鬚與,胸部有步腳與一對細長螯腳。腹部有橈腳游泳足,尾部附肢演化成尾翼。台灣淡水蝦共有三科七屬三十三種,其中條紋米蝦、台灣米蝦及擬多齒米蝦為台灣特有種。沼蝦屬的粗糙沼蝦(黑殼沼蝦)大和沼蝦分布最廣且數量最多,全台低污染河流中、上游緩慢水域都可發現。其他常見的還有羅氏沼蝦、貪食沼蝦、台灣沼蝦、郝氏沼蝦等。粗糙沼蝦就是山區居民經常捕撈食用的溪蝦。
淡水蝦的生命史必須蛻殼多次,分為:卵、蚤幼體、後期幼體和成蝦4個階段。蚤幼體與後期幼體必須在半鹹水的河口區成長,。蚤幼體攝食浮游生物(無節幼蟲、輪 蟲、枝角類),後期幼體如底棲昆蟲,僅能爬行攝食底泥中的有機物。成蝦才有游泳能力,洄游進入河流中上游,攝食藻類、有機物碎屑、底棲動物。
(2)蟹類:
蟹類也是屬於節肢動物之甲殼亞門,我們一般人的認知,螃蟹八隻腳、兩隻鉗,其實螃蟹屬於十足目。第一對足的大鉗,可以剪切食物或進行攻擊防衛,招潮蟹則只有一隻大鉗。螃蟹口器很小,雜食性,藻類、植物碎片、死去的魚蝦、腐肉都吃。甲殼類螃蟹都來自海洋,都依靠鰓呼吸,大多需要保持身體濕潤。但許多種蟹已經發展出不同程度的陸地化生活型態,在海岸帶、潮間帶、河口溼地,甚至進入丘陵山地活動。螃蟹的兩性特徵明顯,雄性有大螯、腹部呈三角形;雌蟹腹部呈圓形。台灣有434種淡水蟹,河流溪流環境常見的為澤蟹、拉氏清溪蟹、台灣厚蟹、台灣絨螫蟹(毛蟹)、招潮蟹。
(a)台灣厚蟹(青蚶蟹),北台灣分布較多,生活在泥質濕地區,頭胸甲厚。一般為雜食性,主要捕食小魚蝦或螺,也吃藻類、有機碎屑。挖泥土築深穴,視力與活動力都很好。每年34月繁殖釋幼。
(b)澤蟹(溪蟹),遍布台灣全島丘陵溪流中上游,棲息在水質良好的淺灘礫石區,有些傾向陸棲性也常離開水域在潮濕環境覓食,雜食性,每年雨季後繁殖釋幼。
(c)拉氏清溪蟹,台灣特有種,體呈紅棕色,棲息清澈溪流或泥質洞穴中,夜行性,遍布台灣全島溪流。雜食性,偏好肉食,性情兇猛,攝食藻類、水生昆蟲、魚、蝦、蚯蚓。每年7-8月雌蟹以剛毛黏附卵塊至陸域躲避颱風洪水,9-10月釋幼。
(d)台灣絨螫蟹(毛蟹),螯足的掌部僅外表面具絨毛內面則光滑,分布台灣東部與東北角溪流。毛蟹雜食性,植物、小昆蟲、腐碎殘骸都吃。每年春季成蟹降海,約六月底產下之卵在河口海域孵化,蚤狀幼體數次脫殼變態成大眼幼體時才漸行底棲生活,六月底大眼幼體開始上溯淡水溪流,開始其淡水生活期。仍然需要不斷脫殼成長,大約兩年後成蟹又開始降海產卵,完成繁殖之成蟹悉數死亡。
(e)字紋弓蟹,胸足扁平,游泳能力佳,分布於台灣全島溪流。大多數棲息於河口域或河流下游,會配合雨季來臨,隨洪水進入海裡繁殖,大眼幼蟲再成群溯溪而上。
(f)招潮蟹,有許多種類,大多棲息在河口泥灘地高潮線區帶,洞穴口常堆積濕潤泥土粒,形成小煙囪塔。特徵是單臂螯足特別大,如同招手迎潮水。個體很小,大多僅13公分,主要濾食泥土裡的有機物。
(3)兩棲類:
  兩棲類,又名兩生類,特徵是皮膚沒有鱗片、沒有毛髮,分泌黏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棲類生活史有一段在水中,有一段生活在水邊的陸地,所以稱為兩棲。兩棲類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是冷血動物(變溫動物)之一。
  河流上下游的蛙類或不同的蛙類繁殖季節都有不同,大部分選擇在春夏鳴叫(雄蛙才有鳴囊)與繁殖,大多數採體外授精方式,澤蛙、貢德氏赤蛙;小雨蛙的卵塊卵塊都是在水域,約410天孵化。從蝌蚪變成成體的過程稱為變態,一般約需40天。但是蝌蚪期的長短,可能受到氣溫、食物來源、乾旱的影響。環境條件不利時,則可能縮短發育及變態時程。台灣四季氣候溫暖,青蛙冬眠期短或很少。
  蛙類在蝌蚪期時必須生生活在水中;而蝌蚪變態成幼蛙之後,便開始展開陸地的生活。雖然這些蛙類能離開水面到陸地活動,但是仍然無法完全脫離水,這是因為牠們的皮膚並不能防止水分的散失,所以還是必須待在離水不遠處,以便隨時補充水分。
  台灣河流溪流的兩棲類包含:有尾目的山椒魚(生活在高山源流段),無尾目531種。在台灣河流環境較常見的為:盤古蟾蜍(特有)、黑框蟾蜍、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牛蛙、褐樹蛙及日本樹蛙、小雨蛙。
(4)爬蟲類:
  爬蟲類,是最早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肋骨進化成護盾龜甲,用肺呼吸,也是冷血動物(體溫會隨環境的溫度而改變)所以爬蟲類寒冬要冬眠,平時需要到石塊上曬太陽取暖。兩棲類行體外受精的卵必須產在水中或潮濕地區。爬蟲類行體內受精,受精卵有長橢圓的軟殼,且具有一層羊膜保護胚胎爬蟲類身體都有鱗片,可以脫離水域長期生活。
  (a)龜類,台灣河流濱水帶的淡水龜中,食蛇龜、柴棺龜、金龜已經日漸稀少,已列為保護物種;斑龜、紅耳龜較常出現於低海拔丘陵緩慢溪流或天然溼地區。食物源多樣,包括水生的小型動物、昆蟲,水岸邊植物的嫩葉、花、漿果等。斑龜是體型最大的淡水龜,不需要冬眠,但是不適應高海拔低溫環境,每年46月是它們的產卵繁殖期。柴棺龜屬於半水棲性,常在河流水濱與丘陵樹林間移動,堤防、公路是它們遷移的障礙。食蛇龜是陸棲性淡水龜,雜食性,以植物果實、蕈類,和昆蟲、蚯蚓等無脊椎動物為食,並不食蛇或攻擊蛇,主要棲息在闊葉林底層及其邊緣環境,濱水帶發現較少。
  (b)蛇類,屬於爬蟲綱蛇亞目,四肢退化。大多數的蛇是卵生。蛇有活動的下頷骨,能吞食比它的頭大好幾倍的食物。肉食性,捕食蜥蜴、小型哺乳類。蛇類全身有磷片,乾燥平滑,每年需要多次蛻皮,長可以在河邊堤防上或草地上發現蛇蛻皮。台灣河流溪流濱水帶常見蛇類為:南蛇、錦蛇、眼鏡蛇、雨傘節、紅竹蛇、龜殼花、台灣鈍頭蛇、紅斑蛇、赤尾青竹絲、臭青公
(c)蜥蜴類,有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大多白天活動,需要曬太陽,但是發現敵人會迅速逃跑。爬行時左右肢體交替使用,身體也會來回搖擺。每隻蜥蜴會佔領自己固定的領域,坐等靠近的小型無脊椎動物靠近再捕食,河濱灌木草地帶又是昆蟲活動最多之處,因此很容易發現蜥蜴的蹤跡。台灣河流溪流濱水帶最常見的為:斯文豪氏攀蜥、麗紋石龍子、台灣草蜥、台灣地蜥、蓬萊草蜥。多線南蜥、綠鬣蜥是危害本土生態的外來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濱水植物帶

台灣淡水魚類

湍瀨與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