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活動對於魚類棲息環境之影響


由於水以地表或地下水流的形式流經流域,最終形成河網,即河流系統,因此流域內土地或用水的任何變化都會迅速反映在河流中。對河流形態控制過程的詳細研究,淡水魚類棲息分布水流與河道寬度、深度或懸沙量等因素之間存在簡單的關係。這意味著,在一個河流流域內,任何改變這些參數的行為都會對河流的形態產生相應的改變。這些變化,影響生活在系統中的水生生物。最常見的變化是總水量(年平均流量)、季節性流量模式的時間和形式以及泥沙量。

河流對年平均流量的變化作出反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以適應變化條件的形式穩定下來。顯然,流量減少將導致河流逐漸限制在原河道內較小的河床上,同時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棲息地也隨之喪失。相反,總流量的增加將導致前河岸和其他特徵的侵蝕,從而擴大河道;這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通過水生系統的擴展,導致棲息地面積的增加。以及總水量的變化,出現了水量保持不變但流量在時間上的分佈發生變化的情況。在這裡,洪峰可能會移動到一年中的不同時間,甚至被完全抑制。
河流中的活水生生物通常適應那裡發現的特定水流模式,因此,水流模式的變化將產生生態系統生物成分的變化,而不是由水生生境的簡單擴展或收縮引起的變化。魚類群落趨向於流變性或親石灰性,這取決於它們生活的河段普遍存在的水情類型。因此,流量的變化將傾向於這些類型的群落中的一個或其他類型,增加流量導致越來越多的親流物種,減少流量鼓勵親林物種的定居。充足的水流對許多魚類的繁殖和遷徙也是必不可少的。從生理學上講,魚類通過性成熟和遷移到繁殖地來回應洪水條件。此外,還需要一定的水流,以保持這些地面處於適宜的條件,以便幼魚產卵和存活。因此,人們對確定魚類的最低流量要求非常關注,特別是在鮭魚等高價值垂釣資源與高需水量同時存在的地區。
在緩流河段,由於漫灘系統的產量與洪水的範圍密切相關,因此維持水流的問題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如果在任何時候漫灘沒有被淹沒,那麼當年所有在漫灘上產卵的物種的種群數量都會減少。這種過程在大多數系統中都可能自然發生,在這些系統中,異常乾燥的年份作為正常年份間變化的一部分出現。特別持久的乾旱影響河流魚類群落在這種條件下的反應。然而,這些自然氣候與水文變化很少是長期的,而人類施加的變化或多或少是永久的。
即使系統內的平均流量不變,洪水時間或形式的變化也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在許多魚類物種中,繁殖的成功取決於一系列因素的巧合,而這些因素的流動只是一個因素。因此,物種的種族或品種已經適應了它們繁殖的特定時間,而將洪水移到一年中錯誤的時期不允許它們成功繁殖。同樣,流量特性的突然變化也會對育種成功產生不利影響。水位上升和下降過快會使巢或產卵地在關鍵時期變幹,或導致卵和魚苗被沖走。洪水的急劇下降會導致魚類被困在臨時水體中,因為沒有時間找到通往河流主河道的通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淡水魚類

濱水植物帶

湍瀨與深潭